在Angular1.x中,我们使用Promise来处理各种异步。但是在angular2中,使用的是Reactive Extensions (Rx)的Observable。对于Promise和Observable的区别,网上有很多文章,推荐egghead.io上的这个7分钟的视频(作者 Ben Lesh)。在这个视频的介绍中,主要说的,使用Observable创建的异步任务,可以被处理,而且是延时加载的。这篇文章里,我们主要针对一些在跟服务器端交互的时候遇到的问题,来看看Observable给我们带来的特性。
实例场景
首先,我们来定义一下问题的场景。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搜索功能,有一个简单的输入框,当用户输入文字的时候,实时的利用输入的文字进行查询,并显示查询的结果。
问题
在这个简单的场景当中,一般需要考虑3个问题:
不能在用户输入每个字符的时候就触发搜索。
如果用户输入每个字符就触发搜索,一来浪费服务器资源,二来客户端频繁触发搜索,以及更新搜索结果,也会影响客户端的响应。一般这个问题,都是通过加一些延时来避免。
如果用户输入的文本没有变化,就不应该重新搜索。
假设用户输入了'foo'以后,停顿了一会,触发了搜索,再敲了一个字符'o',结果发现打错了,又删掉了这个字符。如果这个时候用户又停顿一会,导致触发了搜索,这次的文本'foo'跟之前搜索的时候的文本是一样的,所以不应该再次搜索。
要考虑服务器的异步返回的问题。
当我们使用异步的方式往服务器端发送多个请求的时候,我们需要注意接受返回的顺序是无法保证的。比如我们先后搜索了2个单词'computer', ‘car', 虽然'car'这个词是后来搜的,但是有可能服务器处理这个搜索比较快,就先返回结果。这样页面就会先显示'car'的搜索结果,然后等收到'computer'的搜索结果的时候,再显示'computer'的结果。但是,这时候在用户看来明明搜索的是'car',却显示的是另外的结果。
迎接挑战
在这个实例中,我们使用wikipedia的api接口来开发一个简单的实例,实现简单的搜索功能。
实现搜索
由于只是演示,我们的app里面只包含2个文件: app.ts 和 wikipedia-service.ts,最终版本的源文件,请参考原文提供的demo链接。
我们直接来看最初版本的WikipediaService是如何实现的:
import { Injectable } from '@angular/core'; import { URLSearchParams, Jsonp } from '@angular/http'; @Injectable() export class WikipediaService { constructor(private jsonp: Jsonp) {} search (term: string) { var search = new URLSearchParams() search.set('action', 'opensearch'); search.set('search', term); search.set('format', 'json'); return this.jsonp .get('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/api.php"htmlcode">// check the plnkr for the full list of imports import {...} from '...'; @Component({ selector: 'my-app', template: ` <div> <h2>Wikipedia Search</h2> <input #term type="text" (keyup)="search(term.value)"> <ul> <li *ngFor="let item of items">{{item}}</li> </ul> </div> ` })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{ items: Array<string>; constructor(private wikipediaService: WikipediaService) {} search(term) {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then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; } }从上面的代码也能看出,AppComponent有一个search()方法,它调用wikipediaService.search()方法,因为这个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<Array<string类型的结果,所以使用then(),把结果列表赋值给model对象items。上面的template里面的模板内容就是用来以列表显示查询的结果。
虽然这个实现满足了基本的查询功能,但是对于上面提到的3个问题,都没有能够解决。下面就来修改这个实现来解决上面的问题。
控制用户输入延时
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:当用户输入的时候,不要每次输入一个字符就触发一次搜索,而是设置一个时间延时,当用户停止输入的时间超过400毫秒,就触发搜索。如果用户一直不停的输入,输入的时间间隔小于400ms就不触发。这正是'Observables'能做的事情。
为此,我们需要一个Observable<string>对象来保存用户的输入,然后就可以用这个对象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延时触发的功能。我们可以利用Angular2的指令(directive)formControl。要用这个指令,需要引入ReactiveFormsModule模块。
import { NgModule } from '@angular/core'; import { BrowserModule } from '@angular/platform-browser'; import { JsonpModule } from '@angular/http'; import { ReactiveFormsModule } from '@angular/forms'; @NgModule({ imports: [BrowserModule, JsonpModule, ReactiveFormsModule] declarations: [AppComponent], bootstrap: [AppComponent] }) export class AppModule {}引入以后,我们就可以在模板里面使用FormControl来创建表单输入,并给他设置一个变量名term。
<input type="text" [formControl]="term"/>这样,这个input组件所绑定的变量term就是FormControl的一个实例,它有一个属性valueChanges,这个属性是一个Observable<string>类型的对象。我们就可以使用Observable<string>的debounceTime方法来设置触发延时。
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{ items: Array<string>; term = new FormControl(); constructor(private wikipediaService: WikipediaService) { this.term.valueChanges .debounceTime(400) .subscribe(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then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); } }我们看到this.term.valueChanges是一个Observable<string>对象,通过debounceTime(400)我们设置它的事件触发延时是400毫秒。这个方法还是返回一个Observable<string>对象。然后我们就给这个对象添加一个订阅事件:
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then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这是用lambda表达式写的一个方法。参数term就是Observable<string>对象经过400ms的延时设置,产生的一个用户输入的字符串。方法体就是用这个参数进行搜索,跟之前版本的处理方式一致。
在这个修改版中,我们把之前的search()方法去掉,直接在构造函数constructor(...)里面添加的,这相当于,用户在输入框的输入,是一个消息源,会经过debounceTime(400)的处理,然后产生一个消息,这个消息会发送给订阅的事件处理函数来处理,也就是搜索。所以,我们不需要一个search()方法来控制什么时候触发,而是通过类型订阅的机制来处理用户输入。
防止触发两次
现在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,就是经过400ms的延时以后,用户输入的搜索条件一样的情况。有了上面的Observable,这个就很简单了,Observable有一个distinctUntilChanged的方法,他会判断从消息源过来的新数据跟上次的数据是否一致,只有不一致才会触发订阅的方法。
this.term.valueChanges .debounceTime(400) .distinctUntilChanged() .subscribe(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then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);处理返回顺序
上面描述了服务器端异步返回数据的时候,返回顺序不一致出现的问题。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比较直接,也就是对于之前的请求返回的结果,直接忽略,只处理在页面上用户最后一次发起的请求的结果。说道忽略之前的请求,如果你们看了上面的视频,或者知道Promise和Observable的区别的话,就应该想到我们可以利用Observable的dispose()方法来解决。实际上,我们是利用这种'disposable'特性来解决,而不是直接调用dispose()方法。(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'disposable',它的意思是我可以中止在Observable对象上的消息处理,字面的意思是可被丢弃的、一次性的。)
上面我们讲到,在service的search()方法里,我们把Jsonp返回的结果从Observable<Response> 转换成 Promise<Response>对象。为了利用Observable的特性去丢弃上一个未及时返回的结果,我们让这个方法还是返回Observable类型的结果。下面就是修改后的WikipediaService里面的search()方法。
search (term: string) { var search = new URLSearchParams() search.set('action', 'opensearch'); search.set('search', term); search.set('format', 'json'); return this.jsonp .get('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/api.php"htmlcode">this.term.valueChanges .debounceTime(400) .distinctUntilChanged() .subscribe( 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subscribe( 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 ) );其中,第一个subscribe():
this.term.valueChanges...subscribe(term => ....)这个是对输入框产生的查询字符串,注册一个订阅方法,来处理用户的输入。
第二个subscribe():
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.subscribe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);是对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查询结果,注册一个订阅方法,来将这个数据赋值到model上。
我们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,来避免这样使用多个subscribe:
this.term.valueChanges .debounceTime(400) .distinctUntilChanged() .flatMap(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) .subscribe(items => this.items = items);我们在用户输入的字符串的Observable<string>上调用flatMap(...)方法,相当于,对用户输入的每个有效的查询条件,调用wikipediaService.search()方法。然后对这个查询返回的数据,再注册一个订阅方法。
费了这么大的篇幅,希望你明白了Observable的flatMap和subscribe用法,对于没有接触过函数式编程的人来说,这确实不好理解,但是在Angular2里面,我们将会大量使用各种函数式编程的方法。所以还是需要你花时间慢慢理解。
费了这么大功夫,上面说的似乎跟'忽略之前未及时返回的消息'好像没什么关系,那么上面的修改到底有没有解决那个问题呢。没有!确实是没有。因为我们使用flatMap,对用户输入的每个有效的查询字符串,都会调用订阅的那个处理函数,然后更新model。所以我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
但是到了这一步以后,解决办法就很容易了,我们只需要用switchMap代理flatMap就可以。就这么简单!这是因为,switchMap会在处理每一个新的消息的时候,就直接把上一个消息注册的订阅方法直接取消掉。
最后,再优化一下代码:
@Component({ selector: 'my-app', template: ` <div> <h2>Wikipedia Search</h2> <input type="text" [formControl]="term"/> <ul> <li *ngFor="let item of items | async">{{item}}</li> </ul> </div> ` })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{ items: Observable<Array<string; term = new FormControl(); constructor(private wikipediaService: WikipediaService) { this.items = this.term.valueChanges .debounceTime(400) .distinctUntilChanged() .switchMap(term => this.wikipediaService.search(term)); } }我们直接把switchMap()的结果,赋给model对象this.items,也就是一个Observable<Array<string类型的数据。这样,在模板里面使用items的地方也需要修改,使用AsyncPipe就可以:
<li *ngFor="let item of items | async">{{item}}</li>这样,模板在解析items这个model的时候,就会自动解析这个Observable的结果,再渲染页面。
Demo地址: Smart Wikipedia search using Angular 2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。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更新日志
- 凤飞飞《我们的主题曲》飞跃制作[正版原抓WAV+CUE]
- 刘嘉亮《亮情歌2》[WAV+CUE][1G]
- 红馆40·谭咏麟《歌者恋歌浓情30年演唱会》3CD[低速原抓WAV+CUE][1.8G]
- 刘纬武《睡眠宝宝竖琴童谣 吉卜力工作室 白噪音安抚》[320K/MP3][193.25MB]
- 【轻音乐】曼托凡尼乐团《精选辑》2CD.1998[FLAC+CUE整轨]
- 邝美云《心中有爱》1989年香港DMIJP版1MTO东芝首版[WAV+CUE]
- 群星《情叹-发烧女声DSD》天籁女声发烧碟[WAV+CUE]
- 刘纬武《睡眠宝宝竖琴童谣 吉卜力工作室 白噪音安抚》[FLAC/分轨][748.03MB]
- 理想混蛋《Origin Sessions》[320K/MP3][37.47MB]
- 公馆青少年《我其实一点都不酷》[320K/MP3][78.78MB]
- 群星《情叹-发烧男声DSD》最值得珍藏的完美男声[WAV+CUE]
- 群星《国韵飘香·贵妃醉酒HQCD黑胶王》2CD[WAV]
- 卫兰《DAUGHTER》【低速原抓WAV+CUE】
- 公馆青少年《我其实一点都不酷》[FLAC/分轨][398.22MB]
- ZWEI《迟暮的花 (Explicit)》[320K/MP3][57.16MB]